叠题乌江亭

百战疲劳壮士哀,中原一败势难回。
江东子弟今虽在,肯与君王卷土来?

译文/注释

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,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。
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,但是,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?

注释
①乌江亭: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,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。
②江东:指长江下游芜湖、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,是项羽起兵之地。
③肯:岂肯,怎愿。

全文赏析

 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,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。项羽的霸业以“鸿门宴”为转折,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,到了“垓(gāi)下一战”,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,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。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,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,一意孤行,倒行逆施,表尽人心。更为可悲的是,他毫无自知之明,至死不悟,“天亡我也,非战之罪”,他临死前的这番话,可为“壮士衰”作注脚,也可为“势难回”作证明。所以,三、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:“江东子弟今虽在,肯与君王卷土来?”以辛辣的反问指出: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,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,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?“卷土重来”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。

  王安石的诗,十分辛辣冷峻,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,可以说是一针见血。

王安石
王安石〔宋代〕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。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

王安石的其他作品

杂咏八首 其八
任公蹲海滨,一钓饱千里。用力已云多,钩缗亦难理。巨鱼暖更逃,壮士饥欲死。游鲦不可数,空满沧浪水。
县舍西亭二首 其二
主人将去菊初栽,落尽黄花去却回。到得明年官又满,不知谁见此花开。
别灊皖二山
乡垒新恩借旧朱,欲辞灊皖更踌蹰。攒峰列岫应讥我,饱食穷年报礼虚。
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其二
帘幕无风起泬寥,谁悲精铁任飘飘。随商应角知无意,不待歌成韵已消。
再次前韵
秋灯一点映笼纱,好读楞严莫念家。能了诸缘如梦事,世间唯有妙莲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