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灵鹫禅寺

初疑夜雨忽朝晴,乃是山泉终夜鸣。
流到前溪无半语,在山做得许多声。

全文赏析

  这首诗意在讽刺当时一些士子在野时发表政见慷慨激昂,等到入朝为官,如同泉水流至前溪,竟无半语。从而鞭笞那些见风使舵,没有官德的人。

  其实这首诗的意思按照当时来解很简单:诗人夜半听见声音,误为下雨了,待次日才发现天空晴朗,原来是山泉发出的种种声音。而山泉在半山坡流下时叮咚作响,流至溪中却不再发出声音。暗喻自己因为当时仕途险恶,一改入仕时的慷慨激昂勇言多评的态度,变得噤若寒蝉不再仗义执言了。

写作背景

此诗是诗人于1179年(淳熙六年)西归途中所做。诗人夜宿山寺,闻水声,初疑夜雨,待早晨起来,才知夜里根本没有下雨,扰了诗人一夜清梦的原来是急湍而下的山泉。山泉下泻,冲击山石,终夜响个不停。可诗人顺流而行,见山泉流入山下溪水后,由于水路宽平,竟悄无声息了。
上一篇: 新柳
杨万里
杨万里〔宋代〕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、官员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、“中兴四大诗人”,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官至宝

杨万里的其他作品

舟中奉怀三馆同舍
岸树枝枝瘦,汀芜节节枯。云留雪且住,风与屋相呼。一老冻欲死,群仙知也无。更缘诗作祟,病骨转清臞。
船过苏州二首 其二
暮风似箭复如刀,落照那能暖客袍。天远地平城更阔,千寻玉塔尺来高。
乌祈酒二首 其一
入到严州不识田,一江两岸万青山。乌祈酒味君休问,费尽江波卖尽钱。
秋山二首 其二
乌臼平生老染工,错将铁皂作猩红。小枫一夜偷天酒,却倩孤松掩醉容。
宿花斜桥见鸡冠花二首 其一
出墙那得丈高鸡,只露红冠隔锦衣。却是吴儿工料事,会稽真个不能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