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柳

柳条百尺拂银塘,且莫深青只浅黄。
未必柳条能蘸水,水中柳影引他长。

译文/注释

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,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,只是浅浅的黄。
未必柳条能蘸到水,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。

全文赏析

  杨万里的《新柳》一诗描摹细腻,韵味清新,妙手天成,生面别开,颇能代表其“诚斋体”的诗风。

  诗人漫步赏柳,由远而近,视线也由上而下,从岸上柳条,写到水中柳景。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“引”字,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,不仅照应了前面的“百尺”一词,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,富有情趣,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。(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,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,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)“引”呼应篇首,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“百尺”之长,因水中柳影把“引伸”之故。“引”字描绘出微风吹动,柳枝轻扬,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,把柳影即把新柳,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、新颖、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,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—“诚斋体”的特色。

上一篇: 夏夜追凉
下一篇: 宿灵鹫禅寺
杨万里
杨万里〔宋代〕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、官员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、“中兴四大诗人”,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官至宝

杨万里的其他作品

舟中奉怀三馆同舍
岸树枝枝瘦,汀芜节节枯。云留雪且住,风与屋相呼。一老冻欲死,群仙知也无。更缘诗作祟,病骨转清臞。
船过苏州二首 其二
暮风似箭复如刀,落照那能暖客袍。天远地平城更阔,千寻玉塔尺来高。
乌祈酒二首 其一
入到严州不识田,一江两岸万青山。乌祈酒味君休问,费尽江波卖尽钱。
秋山二首 其二
乌臼平生老染工,错将铁皂作猩红。小枫一夜偷天酒,却倩孤松掩醉容。
宿花斜桥见鸡冠花二首 其一
出墙那得丈高鸡,只露红冠隔锦衣。却是吴儿工料事,会稽真个不能啼。